环球网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工信部发布五年来工业和通信业发展成就,并针对市场高度关注的行业非理性竞争、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5G新基建进展、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等话题作出回应。
同期,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我国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已经发布30项,正在制定的有84项。国家标准委正全力推动15项人形机器人国标研制,下一步将重点攻关人形机器人安全、驱动技术、数据利用等标准。
与此同时,多次也出台具体行动方案,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如杭州拟出台加快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行动方案,聚焦智能视觉、计算、机器人等十大重点赛道,最高补助1000万元,力争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
此前北京市科委等四部门也联合出台《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将建成多学科通用科学基础大模型,建设10个以上高质量科学数据库,服务超1000万用户,并在5个以上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天风证券近日撰文提到,2024年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达316亿美元,同比上升84%。在全球融资紧缩的背景下,受益于大模型发展和企业融资带动,人工智能领域融资占全行业融资比例持续上升,从2022年的4.5%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12.1%。2024年上半年,全球金额最大的10笔融资事件中有6笔为大模型企业融资,金额总计达135亿美元。
具体到产业集群分布情况,天风证券认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总体呈现极化与扩散并存的特征,在地域关系上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产业核心,通过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紧密合作,打造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网络空间;在企业簇群上以华为、腾讯、京东、阿里及三大运营商为核心节点,并通过与周边关系节点的交流合作,打造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复杂生态。
相关文章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
2025-09-10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