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车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费观念。
选择购买BBA还是新势力品牌,严格来说并无对错之分,仅是不同阶段的消费理念选择,相对简单。
对于从未拥有过BBA的人来说,首次购车时,往往会倾向于选择A6L、E级、GLC等车型。然而,如果已经拥有一台BBA,再次换车时,情况则大不相同。
大多数情况下,换车选择并不会再次倾向于BBA。
首先,并非每个人每次换车都是为了消费升级,如从A6L换到A8L,或从GLC换到GLE,这类情况毕竟少见。
许多人换车并非为了向上消费,而是为了体验不同的用车生活。
其次,曾经拥有过BBA的人,可能会对豪华品牌失去依赖感。拥有过豪华品牌后,消费者往往不再过分追求品牌效应。
简而言之,选择购买新势力或新能源车,同样是一种合理的消费行为。
有些人认为,购买新势力品牌是为了掩盖“挣不到钱”的尴尬,其实不然。从28万的3系升级到35万的5系,被认为是成功的一种表现。然而,从35万的5系升级到45万的AITO M8,是否也算一种成功呢?
事实是,能拿出30万元以上购车的人群,大多是社会的精英和中流砥柱。消费选择并无本质上的高低之分,只是不同的消费理念而已。
仅凭一辆车来评判车主,未免显得过于简单化。
全新AITO M7昨日开启预售,24小时内订单量突破15万台,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数据。这一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较高,同时也反映出一个显著的趋势:高端消费者正迅速从BBA转向中国智能化品牌。
相信AITO M7订单真实性的理由如下:
1、AITO M7已是一款成功的车型,2024年销量接近20万台,平均每月销量超过16,000台。在30万级市场中,16,000台的销量是一个非常亮眼的表现,远超奥迪Q5L和宝马X3等传统豪华品牌。
当然,最近几个月AITO M7的销量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新款车型已曝光,许多用户持币待购,期待新款上市。
2、智能化方面,AITO M7在30万级市场中竞争力极强。鸿蒙座舱、电机系统、电池系统、电控系统以及驾驶辅助系统,都是其成功吸引用户的关键点。新款车型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升级,特别是ADS4和鸿蒙5座舱,使其在30万级市场中独树一帜。
与其他使用华为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不同,AITO M7能够进入华为展厅,且有余承东的大力推广,具备显著的流量优势,已经达到了广泛用户群体的认知高度。
3、新款车型性能更强。
AITO M7新增了纯电版本,意味着采用全新的平台架构,这是一款全面升级的车型,技术含量和电气化程度与AITO M8、M9相当。同时,新车型采用了更加年轻、时尚的设计语言,并全系标配四驱系统,兼顾了性能与安全。
有人可能会问:“我有30多万,买一台奔驰GLC不香吗?”
未必。曾经的宝马X1车主可能就会选择AITO M7,原因在于他们认为传统内燃机系统的体验感不佳,而新能源车在驾驶感受上更加轻松和安静。
这与消费能力无关,只是在预算范围内,选择一款更符合当前需求的车型。此外,某些城市对燃油车有限行规定,购买新能源车可以带来更大的便利。
过去一年,AITO品牌的多款车型都表现强劲。
例如,AITO M8上市后销量稳定在每月2万台以上,打破了BBA在这一市场的最后防线,使宝马X3、奥迪Q5L和奔驰GLC等传统豪华品牌失去了盈利机会。而AITO M9更是将宝马X5和大众途锐等高端车型拉下马。
新的AITO M7上市后,预计将成为30万-35万级市场中的明星车型,主要吸引那些原本打算购买传统豪华品牌的用户群体。
在未来几年中,换购和增购的用户中,将有一大批人倾向于选择AITO品牌。
有钱人不仅有钱,其消费观念也没有问题。他们总是倾向于选择最时尚、最具科技感的产品,这也是BBA当年成功的原因。十多年前,BBA拥有最先进的四驱系统、动力系统和底盘技术,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而现在,华为凭借顶级科技,打造出的AITO产品,依然在吸引这些高端消费者。
相关文章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
2025-09-07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