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重庆低空智能管服平台”正式发布,同步推出三项低空经济团体标准,全面展示重庆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体系化建设与智能化治理成果。这意味着“想飞就飞”的低空飞行有望照入现实。
重庆首个省级低空飞行管控平台 集成30项核心功能
该平台由航天科技集团与重庆市委军民融合办携手打造,依托航天系统工程方法与数字重庆底座,在"数字重庆"理念指导下历时300余天集中攻关完成,是国家大空管体系下重庆市目前唯一的省级低空飞行管控平台。
作为国家低空经济改革试验田的核心基础设施,该平台以“建、管、服、评、产”“五位一体”为核心架构,集成30项核心功能、22项差异化优势,构建起集空中交通管理、全维安全管理与商业运营服务于一体的超聚合智能体。其“两横两纵”系统设计——横向贯通数字重庆底座与效能指标体系,纵向覆盖低空管理与服务全链条,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产业生态的闭环管理。
平台支持4平方公里内200架航空器“齐飞”
平台在安全体系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将航天核心要地防护技术拓展至低空广域安防领域,构建空域、航空器、运行与数据“四位一体”的全生命周期大安全体系,实现关注区域100%主被动监视覆盖,飞行安全事故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树立低空安全新标杆。
面对高密度、异构航空器协同运行这一行业难题,平台依托低空时空大模型与4D精细化管控技术,在永川大安试验场成功实现4平方公里内200架航空器的智能融合飞行,支持百条航路秒级并发规划与四维航迹厘米级精度管控,系统性突破复杂空域下的运行瓶颈。
此外,平台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与公众服务,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联通“渝快办”与“渝快政”系统,实现低空飞行审批、查询等便民服务“一键办理”,推动超大城市治理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跃升。同时,平台支撑“干支末”三段式物流等多类场景规模化落地,以推动低空经济商业化。
三项团体标准齐发 为低空经济“添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同步发布的三项团体标准,从系统建设、指挥响应到飞行申报,全面规范低空飞行服务管理流程,填补区域标准空白,为低空经济安全、高效、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航天科技集团在智博会现场设立“电子+实物”双展区,系统呈现从顶层设计、平台系统到eVTOL、无人运输机、“鸿栅”反制装备等终端产品,全面展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生态实力。
重庆低空智能管服平台的发布,不仅标志着低空经济正式进入“数智化治理”新阶段,更彰显中国在低空管理领域的系统创新与技术引领,为全球超大城市低空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与此同时,重庆已构建起“工作推进、安全防护、规则规制、标准规范”四大体系,同步规划低空起降点、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培育无人机研发、低空物流、空中观光等产业生态。未来,重庆将持续深化“重庆+航天”合作模式,拓展低空物流、空中文旅、应急救援等多元场景,构建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产业生态,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引领性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摄影记者 邹飞
相关文章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
2025-09-0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