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试点“车网互动” 探索储能新路径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9-05


  这是在广州番禺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拍摄的埃安智慧产线(2025年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新华社广州9月5日电 白天开车通勤,晚上利用较便宜的低谷电价给车辆充电——这是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习以为常的操作。但日前,广州市居民陈先生却通过在用电高峰期间,将车里的电送回电网,获得了近200元的电费收益。

  由广汽集团和广州供电局联合发起的“车网互动”近期在广州开始试点。像陈先生这样的新能源车主,可通过专用充放电桩,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能,在用电高峰时将车载电能反输电网,既缓解电网压力,也为车主带来经济效益。

  “目前广汽的磷酸铁锂电池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容量还能保持在80%以上。这意味着车辆达到引导报废里程时,电池还有潜力未被挖掘。”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业务总监梁唐杰说。

  若将视野放大,新能源汽车的储能潜力就显得更为可观。据统计,广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00万辆。“按平均每辆车搭载65千瓦时的电池计算,全省车载储能约2亿度电。”广东电网能源投资公司经营部高级经理刘羿说。

  为推动“车网互动”加速落地,今年5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明确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的上网电价:每日10时至12时、14时至19时为峰期,每度电价格约为0.77元;每年7至9月的用电尖峰期每度电约为0.96元。


  7月19日,在智能汽车链展区广汽部件展台拍摄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和悬挂产品。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梁唐杰认为,“车网互动”尤其适合两类人群。对开车通勤、在园区工作的白领来说,白天的停车时段正是用电高峰,可便捷地放电;对工作日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周末才用车的人群而言,车辆闲置时也能参与电网调节。

  对电网而言,车载电力对“削峰填谷”和保障电网稳定具有重要潜力。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7%,达48418亿千瓦时。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上半年用电量达4333亿千瓦时。此外,高温、极端天气也给电力的安全稳定供应带来挑战。

  “以往,供电公司有时需要拉闸限电以防过载。未来,新能源汽车参与调峰将为电网稳定提供支持。”南方电网员工招婉媚说。直观来看,平均一辆新能源汽车储备的65度电,足够给10台一匹空调供电6小时。

  “车网互动”对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新能源车企需进一步提升电池质量以确保频繁充放电安全,还需在放电协议和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加强合作。

  目前,广东电网公司计划组建“车网互动”联盟,邀请广汽、比亚迪等车企和运营商、聚合商加入。预计到2028年,珠三角地区将吸引超60万辆新能源汽车参与常态化电网调节。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