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V2.0”发布,提升研究效率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8-30

IT之家 8 月 30 日消息,昨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在 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正式发布了“月球科学多模态专业大模型 V2.0”,代表我国科学家正将 AI 深度融入月球科学研究领域。

这一嵌入式专业大模型的构建,为“数字月球”云平台赋予了高效运转的“智慧大脑”。将为“数字月球”云平台提供核心智能支持,大幅提升月球地质研究效率。


▲ 数字月球

IT之家从官方获悉,目前月球表面直径 1 公里以上的撞击坑已识别超过 100 万个,但更小尺寸的撞击坑因数量庞大难以人工统计。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忠介绍称,若完全依赖人工识别所有撞击坑,“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新型 AI 模型通过输入撞击坑图像及相关问题,可自动分析其形态、尺寸、形成年代等特征,并生成完整文字描述。

在模型研发过程中,科研团队建立了系统性多模态数据标注规范,构建了包含 8700 个月球撞击坑和 7272 个其他月球构造的标注数据集。

经测试,该模型在撞击坑年代分类与亚类划分任务中准确率达 88%,在月球构造自动识别任务中准确率达 93%。

根据规划,“数字月球”云平台将于 2027 年全面建成并向全球开放。该平台将整合月球科学大模型,为人类研究月球撞击历史、地质演化规律提供智能化工具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