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8月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21起 累计金额近54亿元人民币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9-05

9月5日,研究机构高工机器人发布研报称,8月人形机器人领域披露的融资事件达21起,累计金额近54亿元人民币。

其中,国外的1起来自美国大模型企业Field AI,该公司以4.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94亿)的融资刷新行业纪录;国内则以20起融资、总额近25亿元人民币的密集节奏,向全球展示了本土供应链纵深与场景落地能力的双重优势。

报告认为,如此密集的融资潮背后,是“大模型+机器人”概念在产业端真正进入落地的前夜——资本不再满足于“PPT机器人”,而是急切寻找能够把多模态大模型、高功率密度执行器、柔性触觉传感器等整合到一台可量产、可商业化的整机中的团队。相关的融资结构、轮次分布、细分赛道与估值逻辑的剧烈反差,也正重新勾勒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中场版图。

具体案例方面,报告显示,美国具身大模型企业Field AI的4.05亿美元融资,成为8月人形机器人领域在境外唯一一笔,也是最重磅的一笔融资。

Field AI的核心看点在于“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其开发的Field Foundation Models(FFMs)可适用于足式、轮式、飞行等不同形态的机器人,技术路径介于“端到端操作大模型”与“分层决策模型”之间,可为第三方人形硬件提供“云端大脑”。

据悉,Field AI获得的这笔资金,将用于大模型的优化升级、全球部署等方面。该轮融资结束后,其估值将飙升至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95亿元),成为继宇树科技、Agility Robotics、Figure AI以及智元机器人之后的第五家估值超百亿人民币的具身智能企业。

报告指出,相比之下,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在8月呈现出多点开花、各细分赛道均有亮点的融资态势,涵盖了本体制造、触觉传感器、运控系统、灵巧手、3D视觉感知等多个关键领域,融资轮次也从天使轮到E轮不等。

从规模来看,数据显示,8月国内单笔融资近5亿元的仅1起,由梅卡曼德拿下,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具身智能“眼脑手”全栈技术的持续进化,拓展产品线与场景应用,并进一步提升全球商业化与客户服务能力。梅卡曼德由清华团队创办,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官方介绍,其通用机器人“眼+脑”已在全球落地超15000套,预计今年出货量将超过万台。

除梅卡曼德之外,8月国内单笔融资达亿级人民币及以上的有7家,占比35%。

从细分领域来看,8月融资覆盖本体、大模型、灵巧手、触觉/视触觉感知、运控系统、关节模组、仿生面部交互等赛道。其中,融资项目中含“本体/大模型/本体+大模型”的共有10起,融资事件数量占比50%。

高工机器人认为,8月的融资情况清晰地指向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本体和大模型仍是资本重点关注的环节,但感知层突破将成为下一阶段技术演进的重点,触觉、视觉等多模态感知融合将赋予机器人更全面的环境认知能力。

“全球人形机器人竞赛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中美不同的发展路径各有优势。国际市场聚焦基础技术突破,国内则注重全产业链生态构建。这种差异化的竞争格局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技术进步提供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最终加速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该机构在报告中指出。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