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工业AI“时序驱动”新时代
文 | 华又新
从工业自动化切入工业智能化,对首个工业流程领域时序大模型TPT进行升级,加上商业模式升级,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中控技术再次蝶变进化。
这家工业AI的破局者,踏上了一条艰难而又极富潜力的道路。
AGI浪潮席卷全球。
OpenAI势如破竹,推出ChatGPT世人瞩目,大洋彼岸,DeepSeek又另辟蹊径,用低成本+完全开源让大模型飞入千家万户。
如今,大语言模型(LLM)以其卓越的语义理解和内容生成能力,在文本创作、代码编程等商业领域大放异彩。
然而,当AI进入工业腹地,诸如石化、能源、制药等生产环节,大模型就显得有些水土不服。其应用被严格限制在知识问答、辅助编程或文档编写等边缘环节,难以覆盖生产控制的核心区域。
这是一道无形的“壁垒”,而中控技术就是要打破这一割裂的局面。
8月28日,中控技术发布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全新升级版TPT2,推动工业AI进入“时序驱动”新时代。
相比Toc端的大模型,工业AI的竞争不单要拼算力,更取决于对工业的理解能力。
作为全球首款流程工业时序大模型TPT的升级产品,TPT 2真正打通从技术突破到产业价值的“最后一公里”,让工业AI真正成为工厂自主运行的核心“大脑”。
但为什么是中控技术?
其一,历经三十多年的沉淀,中控技术在流程工业50多个细分行业服务3.7万多家客户,积累超1亿I/O点数的千厂机理知识,累计高达100EB的数据资源。
比如,石化裂解反应的温度窗口、化工精馏塔的回流比等等,不仅“能看见数据”,更“能读懂工艺”,避免陷入“AI幻觉”的陷阱。
其二,中控技术对Transformer算法架构进行进一步改进优化,采用MoE混合专家模型。使其既能深度挖掘工业多维数据中的内在关系,又能理解自然语言需求,实现“数据+指令”的智能协同。
正是基于中控技术“懂语言、懂数据、更懂工业” 的全栈能力,TPT成为唯一将工业控制系统根基、海量实时数据、行业专业知识与工程实践、工业安全要求的融为一体的解决方案。
不仅产品迭代,TPT 2还更加好用,更加便捷。过往的工业软件需要专业人员编写代码、调试参数,普通员工望而却步,中小工厂避而远之。
而TPT 2借鉴语言大模型的易用性优势,员工无需学习代码,仅用日常工作语言描述问题,即获取可部署的解决方案。
譬如,“乙烯塔温度波动大,操作频次高,如何优化控制方案”,TPT2便能自动完成问题拆解-调用匹配模型-输出可直接上手的操作方案。最后,将方案导入控制系统,根据实时工艺参数微调,不用人工守着设备试错。
实现“一句话解决切实问题”,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当前,TPT2已经真正落地并产生经济利益,兰州石化通过对乙烯装置进行优化,单炉年净收益可超三百万元;在万华化学全厂级应用的年增效益可达数千万元级别。
流程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而TPT2再次巩固了中控技术“工业AI领导者”的地位。
为破解AI在工业流程领域的水土不服,中控技术创造性打造了“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并迅速成为工业AI转型的新范式。
其中,“1”代表1个工厂操作系统,可以实现统一的工业数据集成,为工业AI奠定强大的数据基座;
“2”代表两个核心大模型——聚焦生产过程自动化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以及聚焦企业运营自动化的超图大模型HGT(Hyper Graph Transformer);
“N”则代表覆盖工业全场景的多种 Agents/APPs,面对垂直场景深入发挥特长,在“协同作战”中实现技术价值的共享和延伸。
而且,这一构架以四大数据基座——运行数据基座 DCS、设备数据基座 PRIDE、质量数据基座 Q-Lab 和模拟数据基座 APEX为基础,可以为大模型提供充足而又精确的“数据养料”。
中国工控网统计,2024年度,这一新架构的核心子系统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其中智能自主运行系统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21.8%,安全优先系统8.5%,节能低碳系统5.8%,生产运营系统14.8%,均居国内第一名。
当前,石化、化工、油气、白酒、电力、医药等等都能看到“1+2+N”智能架构的身影。
中石油塔里木120万吨/年二期乙烯项目中,中控技术首次在石化项目中引入Nyx通用控制系统和APL技术,成为“1+2+N”新架构的一次重要实践;
湖北兴发集团携手中控技术实现了27家子企业工业软件全面订阅制,依托“1+2+N”新架构,旗下兴晨科技将重复性工作的频率降至最低,平均每月一键进料程序使用次数达1198次,操作频次降低90%以上,相比改造之前,预计产品年产能提升100%。
金海千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总投资300亿元,也是中控首个Nyx+自主运行+TPT 的标杆项目,也是公司最大的Nyx项目(近4万点)。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各工艺装置长周期自主优化运行和生产系统“无人”作业,实现废水、废气、废渣“零排放”,将是国际一流的智能化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
TPT问世一年以来,已在石化、煤化工、氯碱、热电等行业成功落地超110个项目,同时挖掘了油气、白酒等新行业,有望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与此同时,中控技术还在商业模式上进行再创新,创造了PlantMate——5S店+ S2B线上平台+会员订阅制模式,让AI快速赋能工业。
截至上半年末,中控已在全球开设200家5S店,其中157家为合伙5S店;S2B 业务,上半年重点提升国央企服务能力,通过深化线上+线下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加大物流网络建设,联动高质量服务客户。
此外,公司还推出工业软件订阅制/年费制模式,不仅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潜力,更打下了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基础,为AI技术变现提供动能。
信汇材料就是首个采用中控会员订阅制模式的企业,借助企业运营软件的全方位覆盖、按需服务的优势,确保该公司“数字卓越运营”战略的长期价值和深远意义。
既有技术创新、架构创新又有模式创新,中控技术让AI不再成为空中楼阁,而是真正赋能工业各领域。
人形机器人被看做AI+精密制造的黄金赛道。
基于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厚积累,中控技术顺势入局。不同于宇树科技、优必选、特斯拉等企业,中控技术依然聚焦工业领域。
2024年,公司发布“领航者1号”和“领航者2号NAVIAI”,以及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并已经赋能多个客户。
今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实现收入超1亿元,新签订单2亿元,已超2024年全年业绩。
而且,与其他机器人创业企业相比,中控技术早已实现落地。公司和深度合作伙伴沙特阿美持续升级,达成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合作,获得其AMR智能机器人项目大单。
今年8 月,中控和沙特阿美联合推出新一代智能巡检机器人ARAMCOBOT GEN2,并在沙特阿美展开部署,四足机器狗、轮式机器人及无人机形成的立体巡检与物流网络,广泛应用于石化、精细化工、电子制造等复杂场景。
沙特阿美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最赚钱公司,赢得世界顶级巨头认可,体现了中控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深厚实力,为机器人业务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今年以来,公司还中标广东白云科技黑灯物流机器人系统、特变电工超特高压智能物流系统,在中石化镇海炼化罐区交付了全行业首个飞梭机器人巡检。
中控技术还借助资本纽带,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其第一大股东。这让公司具备了深厚的产研基因,既能深入研究AI技术,又能结合工业场景需求,实现人形机器人核心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并洞悉新业务、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8.3亿元,归母净利润3.54亿元。拆解中报,公司创新业务已经开始贡献业绩,TPT全面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实现收入1.17亿元;机器人业务收入1.1亿元,继续高速发展;软件订阅业务已签约938家客户,收入0.6亿元,三者合计占比已超7.5%.。
从DCS(集散控制系统)、SIS(安全仪表系统)等领域的绝对领头羊,到AI+工业的全球引领者,再到人形机器人率先商业化的先行者,“All in AI”的中控技术在智能制造时代再度腾飞。
,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