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广药白云山旗下的“金戈”是国内ED市场无人能及的王者:自2019年起,金戈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销量和营收均超越美企辉瑞的原研药万艾可,累计获利超过70亿元。2023年,金戈更是成为白云山旗下唯一突破10亿元的明星药品,一时风光无限。
然,辉煌未能延续。
据白云山年报,2024年金戈营收同比下滑19.81%,库存量激增49.78%,高达2420.11万片。换算下来,平均每天少卖3.65万片,创下金戈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2025年一季度财报中,白云山净利润同比下降6.99%,其中金戈的“拖后腿”表现可谓“功不可没”。
从独占鳌头到增长乏力,白云山的这把“金戈”,为何不再无往不利?
01利润下跌75%,首仿红利日渐消退
自2014年,西地那非(俗称“伟哥”)专利到期后,国内市场迅速涌入大量仿制药企业,目前已有近50家企业获得相关批文,竞争格局骤然加剧。
作为首个国产仿制药,金戈凭借远低于原研药60%的定价优势和广泛的渠道覆盖,一度成为国产“伟哥”的代名词——曾连续四年蝉联某猫“双11”药品交易榜首,稳坐国内ED药第一宝座。
但此后,齐鲁制药、修正药业、科伦药业等头部企业相继推出西地那非仿制品,在价格、渠道和品牌推广上展开激烈角逐,金戈的市场份额不断被稀释。
据报道,2020年齐鲁制药旗下“千威”以2.08元/片的超低报价中标,将ED药物正式拉入“2元时代”。金戈则因30元/片的高价集采失利,失去了进入公立医院的机会。
数据显示,仅2020年第四季度,千威便实现147万元营收,到2023年上半年在公立医院的营收已达1102万元,是“伟哥”的近2倍。而同一时期,金戈在公立医院的营收近趋于0。
无奈之下,金戈被迫转战零售市场,直接导致其市场份额持续被蚕食。2024年,金戈出货量同比下滑13.17%,毛利率跌至75%,创2018年以来最差纪录。
此外,白云山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整体营收同比下降2.06%,减少4.73亿元。尽管金戈的具体营收未被公开披露,但业内普遍认为:从财报表现看来,金戈的营收“好不到哪里去”。
曾经依靠“首仿”身份躺着赚钱的时代,似乎已经终结。
02竞品围城:消费者变了,战场也变了
首仿优势消退后,更深层次的挑战来自于市场与消费者的双重夹击。白云山市场负责人称,受市场竞争加剧、到店人数下降等因素影响,金戈2025年仍将面临压力。
当下国产“伟哥”市场,早已陷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激烈混战。国家药监局数据库检索发现,目前有91种不同规格与剂量的西地那非类药物获批上市,涵盖片剂、口服液等多种类型,竞争异常激烈。
就在市场持续内卷之际,今年7月,两款国产ED原研药——昂伟达和泰妥妥,接连获批上市,宣称有效率更高、副作用发生率更低,进一步挤压了国产仿制药的生存空间。
尽管竞争加剧,但药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ED药物成交额已突破90亿元。随着国民康健意识提升,男性市场需求日趋多元,以倍精来为代表的进口科技,凭借非药物路径与“男性养护”定位,悄然分流了部分金戈用户。
据悉,作为非药物养护型科技,倍精来宣称不依赖“立刻见效”的药理机制,搭载了M-CoreActi与Cell VITAplex两项核心专利技术,通过持续的调养、改善代谢和清除老化成肌细胞,满足男性对巅峰状态的追求。在京J东等线上平台,其热度超出同类200%,成交量位居榜首。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倍精来用户主要集中在30至65岁人群,占比高达80%,其中已婚人士超过8成。京J东平台回访显示,93.7%反馈用后整体状态提振,多数人在三个月后感受到动能倍增,直言“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在市场需求日益多元、养护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金戈单一功能定位显得愈发滞后,在新一轮时代趋势中逐渐被边缘化。
03未来之路:金戈与白云山何去何从?
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单品之间的较量,而是综合实力的系统性比拼。面对男士健康需求的多元化与长期化趋势,白云山正试图通过产品矩阵构建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时至今日,白云山已推出“男科三剑客”:金戈(西地那非)主打ED、超级码力(他达拉非)强调长效调节,而铁玛(盐酸达泊西汀)则聚焦提升亲密时长,覆盖亲密管理中的关键需求场景。
然而,作为这套体系的“开山之作”,金戈的命运仍是关键变量。金戈能否再度崛起,不仅关乎白云山的业绩,更是国产仿制药如何在新时代突围的缩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