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否永生?
马斯克认为真有可能,并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了他的设想。
马斯克以特斯拉去年推出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举例称,“将来,我们就可以把性格、记忆等独一无二的东西下载到机器人身上。这或许是一种特别的永生方式。”而在其描述中,这种永生方式也离我们越来越近,“擎天柱的原型产品将在今年年底完成,已经做好了到明年年底达到至少中等规模量产的准备。”
当然,现阶段的特斯拉机器人,更多扮演日常生活的辅助角色,比如做家务等。而这正是他将类人机器人的初衷,让机器人更快适应人类环境,做人类要做的事。
不过马斯克虽然赞同用复制大脑到机器身上的方式实现“永生”,但对追求肉体层面的长寿并不感兴趣。“如果人类存活太长时间,就会让社会‘陷入窒息’。”
有趣的是,在马斯克讨论机器人永生的同时,华为、美团等中国科技公司也在给出他们对这些兼具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力软硬件未来的思考。
3月28日,许久未露面的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公司最新一期财报发布时接受媒体采访称,在老美的制裁下华为却保持了足够的活力,与日本东芝、法国阿尔斯通在制裁压力下被并购或者快速衰弱形成鲜明对比。“华为已经穿过劫难黑障区。”
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也谈到了压力下的破局关键:沿着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前进,继续高水准的研发投入。具体到实际操作上,华为在芯片与原材料受限的情况下,发展思路已经快速向系统与布局优化上转变,华为正在通过软件来继续保持产品竞争力。比如在去年华为曾斥资数十亿成立煤矿军团等组织。而在煤炭领域中,华为通过ICT技术与煤炭开采技术的结合,帮助行业进行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改造,让煤矿场景下的工作可以“穿西装打领带”完成。由此来看,除了鸿蒙和欧拉两大操作系统以外,未来AI、算法也会在华为里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帮助其加速转型为“软硬一体”的科技企业。
此外,和华为用数字化、智能化 手段改造工业场景不同,美团CEO王兴对技术价值的思考,更多聚焦在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方向。在上周美团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上,王兴谈到,科技是美团能够提供各类服务和商品零售的基础。他希望未来能通过各种新技术能力实现货物和服务与人的连接,帮助商家降本增效以及提升用户体验,这其中也包括广义的Robotics(机器人)技术。
而背靠最大的服务消费市场,机器人在美团的落地毫无意外的更具烟火气。去年以来,美团在机器人领域持续发力,除了先后参与高仙、普渡、法奥、毫末智行、梅卡曼德等公司数以十亿计的投资项目外,也在持续加大自研力度,聚焦在无人配送等环节的效率和用户体验提升上。
比如在2021年,美团自研无人机完成首次亮相,并在一年内就在深圳8个社区、1个商圈落地常态化外卖配送服务,真实配送超过3.5万订单,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深圳南山区隔离区居民配送紧急物资。
与此同时,美团自动配送车在核心产品的研发上也取得了标志性进展,2021年4月发布了新一代自动配送车魔袋20。截至2022年3月,自动车在北京顺义的服务范围拓展到20个小区及高校园区,室外全场景累积配送超过150万订单。此外,美团还在智能客服机器人、仓储机器人、炒菜机器人等领域都有一些突破。
可以看出,相比探索永生,中国科技公司的机器人军团更希望能够快速落地到各个场景中,帮助人们完成复杂的工作,让高大上的科技在短短一年内就产生了巨大的应用价值,这是国外科技巨头不曾有过的战绩。有用有温度,或许也是更适合中国的科技发展道路。
相关文章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
2025-08-16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