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律科技热度飙升:AI如何重塑法律业态?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7-26



只要五分钟,就能审好合同,还能梳理符合业务场景的专属合同规则;在几百万条数据中,快速检索出几千条违法线索,将大海捞针变成靶向打击;只要用口语化的表达,就能查询法律问题,并迅速给出专业的类案分析和建议……这些曾是“不可能的任务”,如今正被法律科技产品一一实现。

7月25日下午,徐汇区“AI+法律服务”产业生态合作大会暨第二届法律科技产品路演活动在模速空间举行,多款前沿法律科技产品亮相现场。

活动现场,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院长杨凯发布了“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咨询AI大模型及法律服务线上咨询AIGC应用产品”。该产品具备法条精准引用与案例分析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专业、准确的法律建议,大幅提升服务效率。

杨凯

“法律问题非常专业,通用大模型难以胜任,所以我们需要让大模型从‘普通人’转变为‘法律人’。”杨凯说,研发团队以2亿条法律咨询场景数据来进行专项训练,实现了通用模型向法律专业大模型的能力迁移。其不仅能精确引用法律条文,更能深入剖析案例,确保建议的专业性。

他还特别强调这个大模型的动态学习机制。“法律行业需要终身学习。我们的数据库、案例库和提示词库一直在动态更新,就像黄浦江的活水,时刻保持着‘新鲜’。”杨凯说,此外,通过法条关联验证、判决合理性检测、地区经济数据核查等多维度校验手段,有效降低了大模型的“幻觉”,提升了法律咨询结果的严谨度和可靠性。

现场还集中展示了多款应用成熟的法律科技产品。比如法天使(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就盯着“合同”这一件事。“合同中承载了大量商业信息,备受法律人关注。我们在这一领域深耕10多年,积累了超过43万家行业用户。”该公司执行董事常金光介绍,他们的产品基于约3000类交易场景的上万个优质合同模板及上百万字审查规则,独创了专业的解决方案,可以高效地完成合同的生成和审查。


常金光


包俊

联通上海沃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市场官包俊介绍了一款叫作“法智云-5G律政保险箱”的产品。他介绍,对中小律所而言,在重要材料的收集、存储、法律效力确立、业务办理等环节中,面临着没有安全高效的重要材料汇聚手段、没有安全可靠的存储设备、没有快速且低成本的固证手段等问题,“我们这个‘保险箱’的基石,是高速5g专网,相当于为数据开设VIP通道,保证其高效流转。”


为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现场还举行了“友法智乘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该实验室由徐汇区司法局联合华东政法大学公共法律服务研究院共同建设,致力于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协同攻关。

同时,“AI+法律服务”成长营计划暨科创前沿法治特训营计划也在现场启动,其服务对象为前沿科技产业领域的企业高管、法务、合规负责人等,将聘请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政法系统的实务专家担任导师,通过系统的培训实践,促进多方合作,打造更高效能的法律科技生态圈。

原标题:《上海法律科技热度飙升:AI如何重塑法律业态?》

栏目主编:王海燕

作者:解放日报 刘雪妍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