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炒菜,京东杀向线下
全球富豪们,都玩上了线下餐饮。
7月21日,马斯克打造的全球首家特斯拉充电站餐厅,在洛杉矶好莱坞营业。
这家7X24小时全天候豪华餐厅,旨在实现马斯克边充电、边休闲的娱乐式体验。
马斯克并非一时兴起。从2018年有此念头,强如首富,也耗时7年方才功成。
相比马斯克花式餐饮店,刘强东的线下餐饮店来得迅猛,也更有噱头。
7月22日,京东宣布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刘强东一出手,便要为“1000道菜”投出10个亿现金,并计划3年开出10000家七鲜小厨。
具体言,刘强东要买下1000个配方,每个配方保底投入100万元。有此配方后,京东便可轻易掌控上游食材供给,下游外卖配送,最终实现全流程自营。
在计划喊出之前,京东首家七鲜小厨早已落地运营。
据悉,京东首家七鲜小厨店铺位于北京长保大厦。目前主要提供特色小炒、意面小吃、炒饭炒粉等菜品,用户可线上下单,门店采取“外卖+自提”结合的无堂食经营模式。
另据天眼查显示,七鲜小厨的商标由江苏卓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由宿迁京东佳品贸易有限公司100%控股。
我们不得不感叹京东的速度。全球首富马斯克花了7年时间搞出特斯拉餐饮店,而刘强东的餐饮帝国,只需一个月筹谋、便可兑现。
2025年6月,刘强东曾言,“再过一个月,京东外卖将很快出来一个跟美团完全不同的商业模式。”
某种程度上,刘强东确实做到了。通过买断菜品配方,京东实现了标准化的食材供给、生产与配送流程,将整个餐饮链掌控在自己手中。为完成3年万店的宏大目标,大干快上的京东人竟想到了买断“配方”这一讨巧方案。
重金砸下,市场溅出了水花。
7月22日晚间,七鲜小厨业务负责人刘斌透露彼时已有近7000位报名者。7月23日,京东黑板饭给出的最新数据是,有“2万多份报名”者。
京东给出了诸如嘉禾一品、紫燕百味鸡、朴大叔拌饭等潜在合作方,但毫无疑问“个体厨师”才是报名中的大多数。毕竟,100万奖励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但市场同样也有截然想反的声音,“卖配方等于把自己的核心技术交出去,短期或有分成,但长期无异于自断手臂。”“刘强东这是在颠覆餐饮业,坚决不能卖配方。”
市场真实反馈如何,仍待时间验证。但刘强东的图谋与野心,正在不断暴露。
相比于外卖百亿补贴,京东线下干自营餐饮更具颠覆性,也更具可行性。
京东外卖的对手是美团以及淘宝闪购,在本已红海的外卖战场、面对如此强大对手,任谁短期内都难以突破。
但线下餐饮却是一个散兵游勇的江湖。这里既有诸如海底捞、西贝、老乡鸡这样的成名餐饮连锁,更有数以千万计的小餐饮、夫妻店。在资本、流量以及完整物流配送供应链冲击下,夫妻店或难有还手之力。
通过配方豪购,京东似乎牵住了行业的牛鼻子,具备将特色小微餐饮店改编为京东正规军可能。当然,在改编正规军同时,这些散兵的“番号”极可能被取消,最终变为一个分红的厨子。
此时,复盘刘强东打响的外卖大战,或可得出一个结论:线上外卖只是京东的先锋部队,线下自营餐饮才是王师主力。
自营医美,京东再下一城
与声势浩大的百亿外卖补贴、十亿豪购配方不同,近日京东健康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京东医美(亦庄店)在北京亦庄悄悄开业。
没有大肆宣传、没有亿万投入,京东医美低调到尘埃之中。
今年618前夕,刘强东首次谈到做外卖、酒旅的逻辑时指出:“京东所有的业务只围绕供应链(展开)”。
彼时,刘强东提到了对医美的设想,“未来京东会有医美的供应链、医院的供应链,甚至街头的捏脚洗头等各种业态的供应链。”
但大多人没想到,京东自营医美诊所来的这么迅猛。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也就是刘强东放话之前,京东医美亦庄店便开启了试营业,只是此前仅对京东内部员工开放。
目前,京东医美诊所主要提供诸如美白嫩肤、水光美塑、除皱瘦脸以及光电抗衰四大基础轻医美服务。此外,京东坚守平价策略,用一位京东医美人士的话术,我们的价格贴合成本价。
从前期试运营到如今的低调开业,市场能看出京东对自营医美的某种谨慎。毕竟,与外卖、酒旅行业不同,在直观印象中,医美是一个离京东核心业务距离较远的赛道。
但这并非言京东不重视医美板块。恰恰相反,京东对医美染指较早,所图甚大。
不同于多数互联网大厂早期悄悄引流,京东一上来便放出了大招。
2021年9月,京东健康与头部医美平台新氧大张旗鼓的共建医美频道,通过平台化运营快速聚合资源。
2023年,京东健康强化产业链整合。期间,京东健康与华熙生物、艾尔建等上游厂商达成直供合作,打造了鼻部整形、皮肤美容等超万个SKU。
2024年底,京东健康成立消费医疗业务部,对各大医美机构进行线下调研,为筹建自营诊所做足准备。今年7月,京东推出首家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将线上问诊、线下服务的全链路彻底打通。
如此有节奏、有章法的进攻路线,透漏出京东不小的图谋。
按照艾媒咨询数据统计,2025年中国美容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按照复合增长率20%计,未来将是一个近万亿的产业赛道。
自然,包含阿里、美团在内的互联网大厂都盯上了这块蛋糕。
但不管是更早涉足的美团,还是更具生态协同优势、早早构建线上+线下医美矩阵的阿里,它们都对自营持保持了某种审慎,更多的是以流量、生态做文章,抢生意。
相比,京东选择了一条更重的自营路径。这种模式更易塑造品牌优势,但劣势是前期投入太大、回报周期更长。
自营式扩张,刘强东甩出王炸
线下餐饮、医美,只是京东近年战略扩张的一个缩影。
从早期电商、物流、金融、云计算板块,到如今的外卖、酒旅、短剧、家政、医美,京东横冲直撞,驶入各个赛道。
刘强东口中“京东所有业务围绕供应链展开”,所言不虚。但更接近事实的表述,是京东正在超越供应链,“无界扩张”。
在传统板块领域,京东的扩张策略主要是并购。比如物流领域,私有化达达、并购德邦物流;零售领域,收购五星电器;金融领域则是今年初拿下捷信消费金融65%股权........
但在诸如餐饮、医美等领域,京东的做法更多是亲自下场,大搞线下自营。
如上文所述,面对线下餐饮、医美机构这群散兵游勇,具备资源禀赋的京东更具优势。无论是在资金、流量还是互联网用户方面,京东都对线下餐饮店铺以及中小医美店形成了高维打低维的的态势。
相比线上火拼外卖大厂,京东的比较优势在线下。
回顾2010年前后两场3C大战,京东正式凭借线上供应链之利,先后对新蛋以及彼时家电零售巨头苏宁、国美形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经过两轮大战,京东成了3C领域的王者,而一众线下数码城则慢慢消亡在历史长河中。
商战历来残酷,炮火中线下餐饮店感受颇深。
数据显示,目前线下餐饮处 在“高频迭代” 阶段,关店率高达40%。快餐品类尤甚,平均每分钟便有 1.09 家倒闭。
即便头部企业,生存也非常艰难。
7月19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我们就想求生存,西贝2万员工都得发工资,这么多店也得正常开着。保持能够不亏损,打造一个品牌不容易,我们只能说先活着,看他们打吧。”
“外卖平台自己搞促销,最后我们一点定价权都没有,一点自主权都没有,完全被平台裹挟。”贾国龙担心的传统餐饮企业定价权的丢失,正在行业上演。
京东豪掷10亿买配方,既是一场平民造福行动,未尝不是新一轮的行业洗牌。无论如何,历史的车轮在加速转动,行业又要求变了。
相关文章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
2025-07-26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