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投资热潮不减,寒武纪39.85亿定增瞄准大模型生态构建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7-21

文/杨剑勇

日前,寒武纪公告调整定增方案,拟募资总额不超39.85亿元,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值得注意的是,与最初的定增预案拟募资49.8亿元,相比减少近10亿元。

寒武纪本次定增主要得益于大模型推动下,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其中,通过实施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一步提升芯片研发设计能力、技术储备和产品能力,巩固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要知道,自2022年底推出ChatGPT,将人工智能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使得全球人工智能市场正在开启一个新增长时代。根据IDC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达到6320亿美元。

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内存需求剧增,推动全球半导体市场强劲增长。来自Gartner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总收入为6559亿美元,相比2023年增长了21%。

整体来说,生成式AI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促进全球人工智能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受AI驱动,大模型对高AI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尤其对英伟达高性能芯片需求强劲,驱动英伟达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芯片厂商。

受益于图形处理器(GPU)需求显著增长,英伟达以766.92亿美元营收攀升至第一位,首次超越三星电子和英特尔。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对英伟达的AI芯片需求空前强劲,驱动营收成倍增长,赚得盆满钵满,由此推动股价持续走高,是全球首家突破4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堪称资本神话,也是地表最强个股,当前市值高达4.21万亿美元(人民币约合30.2万亿元)。

毋庸置疑,生成式AI时代,英伟达无疑是最大的赢家。然而,在国内有一家对标英伟达的公司,它就是寒武纪,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在资本市场同样也表现靓丽,市值一度也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当前市值为2435亿元。

寒武纪在资本市场的强劲表现,首先,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对AI算力的需求前所未有,正在开启一个增长新时代,一改过去长期亏损困局,营收大幅飙升的同时,实现扭亏为盈,并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其次,面对大模型所带来的空前机遇,投资者对AI商业前景持有乐观态度。

大模型对AI芯片需求以及经营改善,持续向好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以及打造出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在智能芯片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所处的AI芯片赛道,汇聚了英特尔、AMD、英伟达等芯片大厂。英伟达在全球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中仍占有绝对优势。

尤其近期英伟达H20解禁,作为英伟达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芯片,将重回国内市场,这将对寒武纪而言,将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毕竟科技巨头们会优先考虑采购英伟达芯片,包括字节跳动、腾讯等在内的云计算巨头,是英伟达芯片重要买家。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科技企业发展AI大模型,依赖于英伟达高性能芯片。遗憾的是,近年来,美国封堵国内企业购买英伟达高性能芯片,试图遏制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不过,受制于对我国高端芯片限制,使得国产替代也在加速。尤其DeepSeek的出现,凭借卓越的性能与开源,各行各业纷纷全面接入,让更多企业通过低成本部署AI应用的同时,有望助力中国构建自己的人工智能生态。

在芯片底层,国产AI芯片对此适配DeepSeek,进一步降低过去依赖英伟达等高端芯片的局面,从而使得国产AI芯片软硬生态形成。

在国产替代的趋势背景下,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的企业,寒武纪在今年的业绩增速惊人。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净利润为3.55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最后,大模型数以亿计的参数对算力消耗巨大,对算力需求随之大幅提升。与此同时,各界也在寻求减少对英伟达的依赖。

由此,寒武纪也迎来了大模型历史机遇,一季度营收增42倍就是最好的印证。借此,希望凭借新募集的资金,使得AI芯片技术得到提升,有与国际芯片厂商竞争实力,撑起国内AI芯片的一片蓝天。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人工智能、AI大模型、物联网、云服务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