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员工上岗总卡壳?腾讯 “数字总部”开放内测,让AI Agent真正跑起来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11-04


▲图片由元宝生成

智东西
作者 李水青
编辑 漠影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企业满怀期待地引入数字员工,希望它们能自动完成数据整理、客户服务等重复性工作,却发现这些AI助手在实际工作中频频“卡壳”:

任务执行到一半突然中断,面对突发流量时响应缓慢,算力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因为安全漏洞让企业数据面临风险……这正是当下许多企业在部署AI Agent(智能体)时遇到的真实困境。

当下,AI正从“会说话”迈向“能办事”的Agent协同阶段,但落地企业生产环境却遇到了新的痛点:传统云计算环境难以适配智能体高自主、长会话、突发负载等原生特征。

由此,一种全新的云计算服务思路悄然兴起——为Agent打造专属“数字办公环境”,打通Agent落地“最后一公里”。

腾讯云是这一思路的践行者,其在9月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发布Agent Infra解决方案——Agent Runtime。今日,腾讯云进一步开启Agent Runtime的核心组件“云沙箱”与“执行引擎”的内测,以此为企业智能体提供一个安全、稳定、可弹性伸缩的运行空间。


▲腾讯在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Agent Runtime

这是腾讯首次将其内部AI业务实践锤炼出的安全协作、极速启动的“数字总部”对外公开。这些能力源自腾讯内部智能体业务的持续打磨,目前已成为腾讯AI生态的重要技术支撑。

那么,这个腾讯自用开放的“数字总部”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它能为企业Agent部署带来什么样的真实价值?企业又该如何上手使用?通过今日腾讯云团队在其Agent Infra内测体验会上的解读,我们能对此有深入的了解。

一、把Agent门槛打下来,腾讯发了一个 “数字员工”专属办公室

自主性带来的安全隐忧、长会话导致的状态“失忆”、突发流量对算力弹性的极致要求……这些痛点已成为企业落地Agent的核心瓶颈,传统云计算运行环境变得捉襟见肘。

为此,腾讯云推出的Agent Runtime解决方案,通过集成执行引擎、云沙箱和安全可观测等五大能力。其中,云沙箱如同为Agent提供的“安全办公间”,负责提供隔离的执行环境;执行引擎作为Agent的“智能调度中心”,负责统筹管理与资源分配——这两大核心组件,目前已开启内测体验。

1、云沙箱:Agent的“安全办公间”

为何Agent必须拥有沙箱?当Agent获得代码执行、浏览器操控等强大能力后,其自主性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一个恶意指令可能导致数据被删、系统被入侵。

腾讯云 Agent 沙箱服务的价值,正是为Agent提供一个安全隔离、极速启动的云端执行环境,让其在沙箱这个受控的“办公间”内大胆操作,而不会危及企业核心系统。

据腾讯云原生Serverless产品负责人何世友解读,腾讯云Agent沙箱服务的核心优势在于四大关键能力:

安全隔离:基于自研的Cube安全沙箱技术,提供内核级强隔离,从根本上防止Agent执行任意代码导致的数据泄露与越权操作。

Serverless弹性:采用“即开即用、用完即销毁”的架构,资源按需动态调度,无需预留算力,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大规模并发需求。

极致性能:依托腾讯云百万核资源池,通过资源池化、镜像预热及快照等技术,Agent 沙箱服务实现100毫秒级启动速度,支持数万实例并发,确保毫秒级交付可用实例,轻松应对突发任务。

丰富的接入与生态兼容:支持SDK、MCP、RESTful API等多种接入方式,并兼容社区开源沙箱协议,方便开发者灵活集成与低成本迁移。

在功能上,腾讯云沙箱支持多种类型,以覆盖不同业务场景:

代码沙箱:支持Python、JavaScript等多语言的安全运行,适用于数据处理、科学计算、图表生成、Vibe Coding 等多种场景。

浏览器沙箱:提供安全隔离的浏览器环境,适用于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通用 Agent 等浏览器操作场景。

在直播演示中,腾讯云产品经理展示了如何快速创建沙箱实例,并集成到开源Agent框架中。

一个简单的指令——“打开腾讯招聘官网,检索AI产品经理相关的岗位,过滤岗位的工作地点为深圳”——Agent便能自动在浏览器沙箱中执行搜索、过滤等一系列操作,整个过程安全、流畅,充分展现了沙箱作为Agent“手和脚”的执行能力。

2、执行引擎:Agent的“智能调度中心”

如果说云沙箱解决了单兵作战的安全与环境问题,那么执行引擎解决的则是多兵种协同的调度与指挥难题。

腾讯云Agent Runtime的执行引擎由Serverless AI运行时提供支持,具备Agent Server、MCP Server、沙箱应用三大原子能力,可像“乐高积木”一样灵活拼装不同模块,快速构建生产级Agent:

Agent Server应用:负责维护会话状态与对话记忆,确保多轮交互不中断。支持多种会话亲和调度机制(如HTTP Header、Cookie、QueryString),实现上下文连续性。

MCP Server应用:作为Agent的“工具箱”,以标准协议(MCP SSE、MCP Streamable HTTP等)连接模型与外部工具,实现安全、高效的插件调用,增强Agent的能力扩展性。

沙箱应用:作为即取即用的“安全堡垒”,预置浏览器、代码等安全沙箱,为高风险操作提供一键隔离的执行环境。

执行引擎通过请求感知的会话亲和调度、实例级安全隔离与Serverless弹性伸缩三大核心能力,确保AI Agent复杂任务的稳定与流畅运行。面对突发流量,系统可每分钟扩容超十万实例,从容应对高并发挑战。同时,引擎提供高效的会话生命周期管理,支持会话持续运行7天,并能暂停保留30天,完美支持需要断点续办的复杂长任务。

在实战演示中,腾讯云产品经理仅用短短几分钟,就成功部署了一个浏览器Agent和一个天气查询MCP工具。用户输入需求,Agent便能调用模型思考、自主拆解任务、调用工具搜索并返回结果。

整个过程结合白盒化运维,展现了执行引擎在调度、隔离与弹性方面的强大实力,不仅将Agent的部署门槛从“数天”降至“分钟级”,更让开发者从底层设施、资源调度与运维监控中彻底解放,从而能完全专注于业务逻辑创新。

可以看到,腾讯云将执行引擎和云沙箱服务深度融合,共同构成了智能体快速落地的安全基座,直击了企业在安全、性能和成本上的三重矛盾点。

正如何世友在直播中所总结的那样:“Agent Runtime是让AI从‘会想’走向‘能做’的关键一步。它让每一个智能体都拥有一个安全、可控、可持续运行的云端家园。”

二、加码2000亿智能体市场,腾讯“淬炼”内部业务实战经验

Agent Infra的兴起,并非空穴来风。

知名行研机构IDC预测,中国企业级Agent应用市场规模在2028年保守估计将达超270亿美元(约合1923亿元人民币),金融、制造、零售等领域已率先规模化落地。其指出,中国企业AI Agent应用虽仍处于追赶全球的阶段,34%受访企业开展测试验证,30%进入“较大投入+采购培训”阶段。


▲IDC报告截图

在这种背景下,海外云厂商AWS、谷歌云、微软Azure均已推出各自的Agent Infra服务,竞相押注这一片新蓝海。国内云计算服务巨头也纷纷竞逐这一被视为云计算下一战略高地的赛道,有的拆分模块并强化行业属性,有的主打算力与行业场景结合,腾讯云的差异化则源自于腾讯内部庞大且复杂的业务生态的“淬炼”。

首先,是“内部先行”的实践路径。与直接推出产品不同,腾讯云倾向于让自身业务成为新技术的“试验田”。目前,Agent Runtime不仅服务外部客户,更承载着包括腾讯内部智能体在内的核心业务。

这些业务对复杂的任务处理和对稳定性、安全性的高要求,为Agent Runtime的产品打磨提供了最真实的场景。这种“自研上云”和“同源同构”的模式,确保了产品在对外发布前已历经千锤百炼,在可靠性和性能上具备更高起点。

其次,是“安全与弹性兼得”的技术突破。行业长期面临“安全与弹性不可兼得”的困局。腾讯云通过自研的Cube轻量虚拟化技术,在同一架构下既实现了虚拟机级的强隔离安全,又提供了Serverless级的极致弹性,实现毫秒级冷启动、十万级并发扩容,打破了这一行业僵局,让企业无需在业务安全与成本效率间做艰难取舍。

再者,是“生态兼容”的开放策略。在Agent开发框架高度分裂的当下,腾讯云Agent Runtime坚持开放兼容,不绑定特定模型或框架,支持容器镜像自由部署,并兼容社区协议。这为开发者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技术自主权,降低了迁移和集成成本。

结语:智能体时代,云厂商竞逐下一战略高地

AI Agent的出现,是一场深刻的软件范式革命,其不确定性、复杂性和自主性,对传统云计算基础设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也为云厂商开辟了新的赛场——谁能率先构建起原生支持Agent的新型基础设施,谁就更有希望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随着企业端需求的日益清晰和迫切,云厂商在Agent Infra领域的竞赛已从概念走向落地。腾讯云此次将经过内部业务验证的Agent Runtime“数字总部”对外开放内测,不仅是技术的输出,更是其对于智能体时代基础设施形态的一次重要诠释。云厂商竞逐下一战略高地的竞赛,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