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大促“清”掉的是“库存”还是“诚信”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10-27

“双十一”大促的第一波羊毛,你薅到了吗?事实上,活动开启没多久,已经有多名头部电商主播被指在直播间“清库存”,销售效期所剩无几的商品,而主播在直播时并没有提示生产日期等情况,商品详情页也没有任何批次标注,导致售后维权难。当所谓的“最低价”撞上了“清库存”的潜规则,直播电商的诚信,再一次遭到公众拷问。


近期有消费者质疑,胡可直播间售卖的某品牌眼霜有效期限只剩9个月,要求更换为有效期2年以上的,但品牌方和直播间都表示无法处理。对此,直播间工作人员回应说,涉事产品是套装中的15毫升体验装,并非正装。目前,直播间已经和品牌方沟通,如果消费者不满意赠品的效期,可以向品牌店铺申请退货退款或换货。



据介绍,涉事品牌的眼霜套装售价535元,里面包含一瓶15毫升正装眼霜和3瓶5毫升的同款赠品,相当于买一送一的量。正装产品盒底印刷的使用期限是明年12月。有客服介绍,这一品牌产品的保质期通常是3年,正装原装进口到国内销售端会有时间差,消费者产品到手后,效期余量在1到2年之间。

无独有偶,李佳琦直播间出售的某品牌电动牙刷组合套装也被发现,套装中的黑色款为2023年生产,但同一个链接下的粉色款,却是今年生产的新货,这种新旧混发的操作,被网友解读为典型的“清库存”手法。品牌客服回应说,产品未开封不影响使用。李佳琦直播间对此还没有作出回应。

每一年电商大促,优惠套路的剧本都在不断升级,然而商家利用各种“信息差”精准“收割”消费者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以胡可直播间售卖的品牌面霜和眼霜为例,产品保质期大约3年,但是到了消费者手上,许多就只剩下了1年。针对消耗速度并不快的一些化妆品来说,如果是为了低价“囤货”,那么短时间内,囤积的护肤品大都用不完。按照客服解释,正装产品有进口的时间差,那么,批次和有效期余量是否应该在直播间就说清楚呢?


而像电动牙刷这样的小家电产品,有效期是不是就无所谓了呢?对此,有网民指出,锂电池与胶圈是电动牙刷的重要零部件,库存两年,胶圈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老化,电池寿命也会减少。而客服“不开封就不影响使用”的说法,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售卖临期商品是否涉嫌违规?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教授指出,在直播间售卖临期商品,从法律上来讲算不上违法违规,但是肯定涉及到消费者的信任缺失。明星或者主播在代理产品销售的时候,可能未必和供应商之间作了有关“临期”的约定。但一般从行业来讲,化妆品的临期界限,是以6个月为准的。所以,剩余有效期比较接近6个月的话,对于消费者的商品使用权是有所损害的。

各大网络平台的“双十一”商战已经是“硝烟弥漫”,直播间里的违规违法行为恐怕也会令人深感“防不胜防”。

除了“先升后降”的虚假折扣、“舌灿莲花”的夸大宣传、“三无产品”的鱼目混珠、有效期限的“瞒天过海”,近年来,不法商家通过所谓的“免费健康讲座”“专家义诊”等形式精准“围猎”老年群体,引流到私域直播间实施欺诈式营销的案例也不在少数。


而掉进消费陷阱的消费者,支付有多快,后续维权就有多难。许多所谓的售后和退款能拖就拖,甚至有不法商家“播完即关”,利用屏蔽信息、解散群组等方式销毁证据、逃避责任,进一步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本月15日,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施行,完善了规制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的法律条款,强化了平台企业责任,目前,市场监管总局也在全程跟踪调度,对涉嫌虚假宣传的私域直播间、私域直播平台、相关产品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等违法主体实施全链条打击。

作为普通消费者,怎样才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大促中“避坑”?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崔丽丽教授建议,消费者想要不“踩坑”,不遭“背刺”,就要有意识地建立自我保护机制。例如,要充分了解所谓“大促”的规则,“定金”不能退还的话,要特别谨慎。另外,选择购买渠道时,尽量选择正规、公开、成熟,信誉度比较好的平台。而且购物时需要注意避免冲动消费,不要过度“囤货”。在下单时尽量保留交易过程中影响自己决策的关键要素凭证,比如直播间的录屏或者截图,甚至是购物的发票、订单的截图等等。收货时注意查验货品真伪和保质期。现在,一些平台在允许范围内有保价机制,还可以在相应的时间段之内合理利用差价退还规则。一旦权益受到侵害,就要了解相应的维权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崔丽丽

看看新闻记者: 严相莉 杨沁雨 陈昱卉

编辑: 陈昱卉 杨沁雨

责编: 严相莉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