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型家轿新选择,长安第四代逸动7.29万起给你答案

资讯 » 智能汽车 2025-09-14

   2025年9月7日,在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长安科技生态大会上,长安汽车第四代逸动荣耀上市,本次公布了3款车型:500Bar劲享型、500Bar悦享型、500Bar智享型,官方指导价8.79万—9.99万元,叠加现金礼后上市限时价7.29万元起。

 发布会结束没有多久,我就看到有人在留言区惊讶的说道:“这价格,比隔壁合资车的入门版还便宜两万,长安真的把年轻人的心“吃透”了”

而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杨大勇的一句话,恰好点透了这场发布会的底气:“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我们不仅要继续做燃油车,还要把它做得更智能、更省油、更可靠——做成一款‘智慧节能汽车’”。

从2012年到2025年,累计190万用户、畅销101个国家和地区的逸动,早已是中国品牌燃油家轿的“旗手”。正如杨大勇所说,“逸动之于长安,就像卡罗拉之于丰田”,如今第四代逸动的登场,不仅带着7.29万起的诚意价格,更以“真智能、真省油、真可靠”的三大核心实力,重新定义7-8万级燃油家轿的价值标准。

价格背后的“诚意算法”

“燃油车不智能?那是老黄历了。”杨大勇在发布会上的观点,精准戳中部分用户对燃油车的固有认知。第四代逸动搭载最新“天枢智能”系统,将智能科技全面融入燃油车场景:14.6英寸中控屏与10.25英寸仪表屏组成双屏组合,支持三指飞屏操作,流畅度堪比智能手机;全场景智慧语音接入DeepSeek大模型,语音指令响应速度达秒级,无论是“打开空调24度”还是“导航到熊猫基地”,都能精准识别并执行,彻底告别传统燃油车“车机卡顿、语音不智能”的痛点。

杨大勇在发布会上公布的“七重好礼”,更是把“诚意”落到了实处:除了现金优惠拉低入手门槛,本品车主置换补4000元、他品补2000元的政策,相当于给老车多算了一笔“残值红包”;999元买3年6次基础保养的套餐,平均每次166元,比外面修理厂还便宜,直接压低后续用车成本;就连年轻人在意的流量,也给出“基础流量终身免费、娱乐流量3年每月6G”的福利——正如张小伟所说,“以后跑高速不用连手机热点,副驾中控屏直接看剧,比合资车机好用太多”。

产品力里的“越级密码”

之前在试驾第四代逸动的时候,听长安的工作人员介绍过这款第四代逸动,这款车的“方舟笼”安全车身最高强度达1500MPa相当于——每1平方厘米可承受2只非洲象的重量。

这种“中国十佳”方舟笼高强度车身,配合“真5纵5横”结构和77.2%的高强度钢占比,比行业90%的轿车标准都高。

产品力里的“三真密码”:打破燃油车“不智能、不省油、不靠谱”的偏见

而“真省油”的实力,更是有实打实的路程作证。发布会上一张“重庆到兰州”的地图格外醒目,字幕显示“925km,一箱油直达”——这背后是全球首发的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喷油压力提升42.8%,就像“普通花洒换成高压水枪”,燃油雾化更细、燃烧更充分;再配合自研的iEM智慧能量管理系统,扭矩提升19.2%,不仅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每公里成本仅5毛钱,起步加速还比2.0L合资车更轻快。“

28处储物空间更是把“贴心”做到了极致。中控台下的隐藏式抽屉能放纸巾,门板上的杯架能固定保温杯,甚至还有专门放手机的无线充电板(50W功率,部分配置搭载)。

安全细节里的“长期主义”

“现在到处都是电动车,长安为什么还要认认真真做一台全新燃油车?”面对现场的疑问,杨大勇没有回避,而是抛出了一组关键数据:截至2025年7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815万辆,但私人充电桩仅1249万个——算下来,只有32%的新能源用户具备家充条件。

“剩下近七成用户怎么办?找桩、排队、等充电的折腾,让里程焦虑成了绕不开的坎。”在他看来,未来市场至少有35%的用户会继续选择燃油车,而这些用户需要的,正是一台“省油、可靠、没有里程焦虑”的车。“长安不做选择题,而是把选择权交给用户。”杨大勇说,第四代逸动的目标,就是做“智慧节能汽车”——既要满足用户对燃油车的务实需求,又要通过智能、舒适的升级,让燃油车不再是“妥协的选择”。

如今,越来越多用户将目光投向这款“实力与诚意兼具”的家轿。第四代逸动的上市,并非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长安汽车对7-8万级家轿市场的深度洞察——以7.29万起的价格,提供对标合资更高标准的配置与体验,让用户无需为“性价比”妥协。正如杨大勇所说:“我们要做的,是用买家轿的预算,让用户享受到不妥协的品质。”这场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价值升级,或许将推动7-8万级家轿市场进入“品质为王”的新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