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贸会观察:跳英歌舞、送外卖……“机器人天团”走向世界还需几步?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9-13

  中新经纬9月13日电 (李自曼 周奕航)“中国在机器人发展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而且它正在快速前进。”近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上,加拿大参展嘉宾Brian Jamieson对中新经纬说。

  从迎宾接待到远程手术,从物流配送到金融服务,本届服贸会上机器人“各显神通”。不少外国参展商表示,被中国机器人“圈粉”,想带回自己的国家。

  “中国机器人行业进步非常快”

  2025年服贸会现场,展出的机器人涵盖了从工业生产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电信、计算机展区,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乐聚)的夸父机器人在场馆门口迎宾接待,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松延动力)研发的N2机器人则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戴着戏剧脸谱面具,手持英歌棒跳起了“机器人版本”的英歌舞。“这简直不可思议!”有外国参展嘉宾惊叹。


  松延动力N2机器人 中新经纬 李自曼摄

  在浙江展区内,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G1机器人成为焦点。一台呈站立姿势,另一台蹲坐在地上。在工程师操控下,其中一台机器人主动向来往观众挥手互动。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中,北京长木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木谷)带来了AI+手术机器人5G远程诊疗一体化平台——数智骨科手术室。“它成功填补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在骨科手术全流程覆盖中的应用空白。”该公司工作人员曾惠彩介绍说。

  供应链展区内,“美团小黄蜂”听到语音指令后迅速响应,模拟取送餐品引得观众赞叹。美团公共事务总经理徐辉透露,目前,“美团小黄蜂”已在深圳宝安机场、上海互联宝地等地试点累计配送超1万单,是中国国内首个在机场管制区实现外卖直达登机口的机器人。


  “美团小黄蜂” 中新经纬 李自曼摄

  金融服务专题展中,中国工商银行展位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工小晶”亮相。工作人员介绍,“工小晶”搭载了由工商银行自主研发的千亿级金融大模型“工银智涌”。

  不少外国参展嘉宾穿梭于展台之间,对中国机器人表现出浓厚兴趣。

  Brian Jamieson表示:“中国在机器人发展方面领先于世界其他地方。在中国,有很多公司在制造机器人,他们每天都在改变。”

  巴西的Saulo Origenes已经是中国产品的“老朋友”。虽然他还没买过中国的机器人,但日常生活中用的很多产品都来自中国。“中国的机器人发展非常迅速,将一步步进入巴西市场。巴西人对中国的产品接受度也越来越高。”Saulo Origenes说。

  来自毛里求斯的Rishi告诉中新经纬,展会上中国机器人在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让他印象深刻。“它们真的能做事,不只是展示。”他补充道,“我相信它们(在中国)已经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了。”

  “走向海外不能仅靠硬件输出”

  “中国的机器人太有趣了,如果有机会,未来我想买一台。”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参展嘉宾Guru对中新经纬说。

  在服贸会上,中新经纬在长木谷、乐聚、松延动力、北京术锐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多个展台了解到,展会期间有不少外国人来咨询机器人。

  乐聚工作人员张锦程表示:“展会期间不少外国观众驻足咨询,表现出对乐聚机器人的关注。不过,乐聚本次参展的核心目标在于品牌与技术展示,而非以现场销售为导向。”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奖机型 中新经纬 李自曼摄

  8月,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多款中国机器人获奖或夺冠。这次服贸会,部分获奖机器人也来到了本届服贸会。首钢基金成员企业——北京机器人融资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业务经理关点告诉中新经纬,与国外企业通常专注于某一类型机器人研发不同,国内机器人生态呈现出分工协作、覆盖多元场景的特点。部分企业专注于本体结构与运动平衡性能的提升,另有团队专攻灵巧手等关键部件,最后通过整合各方技术成果,实现机器人整体性能的优化。

  关点指出,中国机器人要成功走向海外,不能仅依靠硬件输出,更重要的是提供可复制的场景解决方案。“不是简单卖一个机器人,而是输出一整套经过国内验证的应用模式。比如我们在国内公园落地了扫地机器人,就可以把这一整套运营方案引入国外类似的公园场景中。”关点说,企业需灵活应对不同国家的市场规则和使用习惯,包括数据合规、操作接口乃至外观设计,都可能需要做本地化改良。

  阿联酋皇家独角龙CEO对中新经纬表示:“我看好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和未来。我们作为投资机构,一直看好中国机器人行业,也希望帮助他们在国外找到更多适用场景。目前中国机器人行业进步非常快,已经在国内找到了非常成熟的赛道和市场,但未来的挑战在于如何适应国外与国内不同的需求,可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不少优秀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布局。”

  “我们更倾向于从投资的角度与企业家交流,而非直接采购。预计未来五年,不仅在西班牙,整个欧洲都会出现更多发展迅速的中国机器人企业。我们的主业是投资,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出海,通过融资支持他们成长到更高水平。”胡里奥说。

  服贸会上,中新经纬遇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系主任刘相权,他正在指导学生给参展嘉宾演示机器人踢足球。


  机器人踢足球 中新经纬 李自曼摄

  “中国部分机器人算法已经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相关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较强竞争力。”刘相权说。

  在刘相权看来,中国机器人走向全球需要从价格竞争转向高附加值产品,参与开源生态建设,还需要优化供应链,在海外建立区域制造中心,分散政策风险中国服务机器人出海需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品牌”双驱动,通过全球化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还需注意本地化、国际认证、数据安全方面的问题。

  今年8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介绍中国机器人产业相关情况时提到,应用场景方面,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服务、仓储物流、商用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

  国际数据公司(IDC)今年7月底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出货量突破10万台,其中配送与清洁机器人占主导地位,中国厂商以84.7%的出货占比领跑全球。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厂商海外收入总计超过20亿美元,其中协作机器人出口收入达到约7410万美元,同比增长34.7%。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李自曼:lizima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