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拿到卫星互联网牌照了?误读!

资讯 » 科技头条 2025-09-11

IT时报

卫星物联网运营许可或在不久后发放

作者/ IT时报 钱立富

编辑/ 王昕孙妍

8月中下旬,《IT时报》率先报道国内卫星互联网牌照将于近期发放,意味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将迈出关键一步。报道刊发后,在业内外引发高度关注。

数天之后,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表示“以优化业务准入为牵引,丰富应用场景,培育技术产业,优化资源供给,提升治理能力,充分释放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潜力”。

在《指导意见》中,“有序扩大市场开放”是重要内容板块,其中提及三点内容: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

《指导意见》发布后不久,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一些业界人士对此解读为,工信部向中国联通发放了卫星互联网牌照。

图源:信息通信管理局

笔者认为,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的并不是卫星互联网,而是为了推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加快发展。

众所周知,开展卫星通信业务需要获得相应的经营许可。根据《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和《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规定》,我国有两类卫星通信牌照,第一类A13(基础电信业务)和第二类A23(卫星转发器出租/出售业务)。

A13牌照无疑更具分量,其中又分为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和A13-2卫星固定通信业务。根据目前公开消息,在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中,仅中国电信同时拿到A13-1和A13-2许可,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只拿到了A13-2许可。换而言之,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一直无法开展卫星移动通信业务。

这些年,拥有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许可的中国电信独家运营我国首个自主建设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天通卫星系统,并通过科技攻关,于2023年9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这是全球运营商范围内首次实现消费类手机直连卫星,并进行双向语音通话和短信收发的成功应用,解决了普通用户在获取、使用卫星通信方面的诸多困难。

此次中国联通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也就是说获得了经营A13-1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许可。其实,工信部在发文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确:“中国联通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

中国联通动作非常快,在获得许可之后,中国联通营业厅随即上线“联通卫星”业务。用户开通联通卫星功能包,即可连接卫星拨打、接听电话以及发送、接收短信。更关键的是,中国联通提到:“为保障服务顺利提供,我们将依照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原则,在最小范围内与天通卫星运营商共享用户的位置信息。

由此来看,中国联通是与中国电信共享使用天通卫星。这也与《指导意见》中“支持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等模式,深入挖掘天通、北斗等高轨卫星应用潜力,推动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加快推广应用”的表述内容十分契合。

这就说明,中国联通拿到的并不是卫星互联网牌照。因为从工信部发文和中国联通发布的业务信息来看,中国联通只提供语音、短消息服务,并没有提供数据上网服务。既然与卫星上网无关,何谈卫星互联网牌照?

此外,《指导意见》在“加强卫星通信监管”部分中提及:“优化电信业务分类目录,研究设立相关新型业务,为进一步向各类经营主体开放提供制度保障。”也就是说,存在新增卫星互联网业务门类的可能性,尤其是针对能提供高速上网服务的低轨卫星互联网,向相应的经营主体发放许可。

毕竟,目前实行的《电信业务分类目录》是在2015年12月发布、并于2016年3月起施行的,距今已有十年时间。而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近几年才发展起来,以星链为例,2018年2月将2颗原型验证星发射升空;2020年10月在累计发射800多颗星链卫星之后,SpaceX才向公众用户开放了卫星互联网服务的测试申请。我国的低轨卫星互联网起步更晚,中国星网公司于2021年4月成立,并于2024年底才发射了第一批卫星。

换而言之,低轨卫星互联网是个新事物,《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可能会进行调整优化,将其纳入其中,并针对性发放许可。

除了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同样值得关注。当前,我国卫星物联网星座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形成了“国家队”领军、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格局。

比如国电高科打造的“天启星座”,这是我国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一期系统全球组网已在今年5月完成;吉利旗下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打造的吉利星座,在轨卫星总数已达52颗,距离一期64颗卫星组网仅一步之遥,将向全球用户提供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工信部在《指导意见》中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托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而且“研究设立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扩大向民营企业开放”。

由此来看,除了卫星互联网牌照,卫星物联网运营许可或在不久后发放。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信息通信管理局 国电高科 豆包AI



免责声明: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内容真实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由用户投稿,经过编辑审核收录,不代表头部财经观点和立场。
证券投资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勿添加文章的手机号码、公众号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