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梦仪
阿里巴巴甚嚣尘上的“新业务”终于揭晓:带着10亿补贴的“高德扫街榜”。
9月10日,高德正式推出了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构建全新的线下店铺评价体系,且高调宣布“永不商业化”,还将发放超10亿补贴支持烟火好店。
这个举动,被业内视为阿里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向美团发起挑战的又一关键举措,也是在阿里大消费的愿景下,连接线下实体、餐饮、酒旅等本地生活服务与消费的场景。
有意思的是,当天大众点评同时宣布“重启”品质外卖服务,将通过B端自研大模型,结合海量真实评价数据分析用户需求,以“AI+真实高分”为用户提供可靠决策。两个大厂同天宣布,“火药味”十足。
从外卖到本地生活,再从出游旅行的交通酒店到评分排行,互联网大厂们围绕近场服务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即时零售大战中,淘宝闪购拿下了阶段性胜利,正在重塑本地生活服务格局,也让高德的到店业务迎来了更清晰的窗口期。
混战越来越猛,而高德能否能承载阿里的期望,谁既能赢得市场,还实现盈利呢?
01
阿里要“上桌吃饭”
外卖大战如火如荼,阿里趁机伸向了美团的腹地。
目前,“高德扫街榜”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商业数据派浏览该频道内容发现,包括“状元榜”(必吃美食、必去景点、必住酒店)、“扫街榜”(烟火小店、多次前往、本地人爱去、老字号等)、热门打卡(文化艺术、潮流生活)、城市指南(夜生活、亲子遛娃、户外运动等)这么几个频道,以餐饮美食为主,与大众点评高度类似。
要知道,大众点评榜单的排名,对商家来说意义非凡。
比如,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旅游,当地的特色美食到底谁家更好,肯定要打开大众点评找参考,由此,大众点评的排名就决定了线下商家的流量多寡。
而这些年来,很多新生的线下餐饮店已经无比重视用户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和打分,不少新店甚至就通过在这一平台的深度运营实现日日客流爆棚。
不仅如此,大众点评也深刻影响着美图的外卖业务。大众点评作为美团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其核心资源(如用户评价、商户信息等)与美团外卖形成互补,形成了“主站+点评”的双轨战略。
反观阿里,自从23年并入口碑网后,高德做的到店指引业务一直不温不火,最大的原因则是评分体系的信用度不高。无法从评分看出餐饮门店的真实水平,经常踩雷。
不过这次,高德扫街榜的核心是通过用户的“行为+信用”,确保这是一份无法刷分的真实可信榜单,从而重新构建一套线下服务的信用体系。
比如一家餐馆好不好吃、一个景点值不值得玩,高德地图可以计算出规模化用户对于某一家餐厅最真实的行动,比如“有没有去吃过”,“是不是回头客”,“是不是专程前往”等。
有体现远距离专程前往的“轮胎磨损榜”,有体现多次前往的“回头客榜”,还有本地人爱去、城市特色体验、高分烟火小店等多类排名,每个分类都会根据动态数据每日更新。
此外,高德也启动“烟火好店支持计划”,通过发放超10亿补贴等措施,鼓励用户到店消费,希望每天能为线下餐饮及其他服务业多带去1000万客流。这其中,高德将发放9.5亿元消费券,鼓励用户前往烟火好店体验优质服务,包含到店优惠券、招牌菜折扣等,所有成本由平台承担。
能看出,阿里巴巴想重建一套新的消费决策体系。这套体系将整合饿了么的订单数据、高德的地图场景、支付宝的消费记录,甚至可能引入用户的真实复购行为。
高德扫街榜能否真的成为“无法造假的榜单”,还需时间和场景检验。但对阿里来说,这份榜单的推出意义重大。
在8月29日的财报会上,阿里管理层表示,即时零售大战中,淘宝闪购拿下阶段性胜利,正在重塑本地生活服务格局。这也让高德的到店业务迎来了更清晰的窗口期。
成败与否不论,但高德的这一步,已经被写进了阿里的战略主线里。
02
高德的“野望”
同样,对于去年才上任的高德CEO郭宁来说,“高德扫街榜”可能是摆脱集团内部尴尬地位的最佳机会。
一内部人士向晚点LastPost表示,是高德向集团管理层申请,在6月底内部正式立项“高德扫街榜”项目,为S级。上一个类似级别的项目还是淘宝闪购。项目由高德CEO郭宁直接领导,饿了么、淘宝闪购并没有参与其中。
不到100人的项目组,进驻了此前一直没有启用的阿里巴巴杭州西溪园区C区4号楼,项目非常保密,其他员工无法刷卡进入这栋楼。
俞永福时期,阿里本地生活给高德的定位是“到目的地”。以地图为连接,高德涉足了一大批业务,从一个地图工具发展成基于地图的“搜索、发现、交易、履约”完整链路的交易平台。
但前期的高速增长,让高德错过了扎实各个细分领域的时机,也导致了后期高德商业化上乏力。郭宁此时的重要作用,就是选中一个细分赛道,把高德的能力扎下去。
而从“高德扫街榜”这个项目来看,高德是借了即时零售的势头押宝在了本地生活服务上,正好契合了淘宝闪购爆火,阿里巴巴希望重新做本地生活的需求。
阿里巴巴集团CFO徐宏几个月前接受媒体采访曾表示,阿里要花两到三年时间,把服务业搬到平台,加大它们的数字化渗透率,撬动一个十万亿以上的 “新型服务业电商” 市场。而阿里除了打造以淘宝为核心的大消费平台,还希望把高德培育成一个可以比肩淘宝的线下入口。
而这次的高德榜单项目,饿了么、淘宝闪购并没有参与其中。但饿了么和淘宝闪购下一步怎么做到店,用什么方案,可能会参考高德榜单的进展。
那郭宁执掌的高德能否担此重任呢?
用一句话形容,郭宁是一个技术出身的“老高德”。
在“俞永福时代”,郭宁负责的是高德CE业务线,即自主出行业务,包括出行规划和导航等。
2023年,口碑并入高德旗下,郭宁起担任高德地图COO,负责管理app平台业务和生活服务版块,以及整合来的到店业务口碑。
去年3月上任高德地图CEO后,郭宁的最大贡献就是带领公司迎来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转折,首次实现盈利。数据显示,2024年四季度,阿里旗下由高德和饿了么组成的本地生活集团收入为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
但本地生活业务,郭宁主要主导了高德与汽车之家的战略合作,拓展了汽车新零售业务。而在酒店票务、上门服务等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方面,因为接触到的只是信息传播层面,对于交易层渗透不够深,商业化变现也比较困难。
但本地生活的“基建”已经在俞永福时期搭建好,郭宁如何借着阿里巴巴对本地生活的再次“野望”,玩转整合这些资源,才是关键。
03
洗牌能否成功?
总体来看,从到家业务的淘宝闪购到如今发力到店业务的“高德扫街榜”,阿里正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务生态,冲击现有的市场格局。
但要知道,现在的本地生活领域,不是有稳定过亿的日活就能把到店业务做起来的。还要有足够的商家规模,有足够“重”的供应。
比如,抖音做本地生活,是从到店业务开始的。
和美团外卖起步期一样,2021年起步时,抖音是一家家地去谈合作。但即便是有超强的内容流量红利,商家也有很多顾虑。
比如,很多店铺用的SaaS系统都是另外一家的,能不能支持抖音二维码核销?平台刚起步,商家跟进要付出主播费、服务费、推流成本,能不能收回来?
而对于高德来说,即便是有导航与打车的服务流量入口,即便是合并口碑之后所拥有的本地生活资源,但要真正把到店业务彻底做起来,关键问题还是得把业务做“重”,地推一家家地跑,建立商家生态。
重做供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可能意味着要持续烧钱。
但现在的本地生活赛道已经很拥挤,持续烧钱不一定能换来更大的规模和想象空间,而且与本地生活集团整体盈利的目标背道而驰。
那么,在供应端“变重”之外,能不能像抖音那样,找到一条内容增长之路?
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板块慢慢做起来之后,行业内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有流量就可以搞本地生活。”
但和抖音的“内容为王”不同,高德做本地生活的逻辑,还是围绕出行这个场景去做延伸,用户导航到目的地了,顺便找一找餐厅、景点,这是很自然的场景逻辑。
但高德地图为了提高用户粘性,需要通过好的服务来拉动复购交易,所以还是得从根本上做好供应。这一点,是高德管理层始终都要面临的挑战。
无论如何,阿里巴巴这套“淘宝闪购+饿了么+高德”这套组合拳,附加支付宝、淘宝等强大的生态系统、数据和技术能力,若能完成有效的整合,真的有可能在本地生活打出一片新天地。
相关文章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
2025-09-110阅读